骨盆,顾名思义,就是由几块骨头构成的像“盆子”一样,由关节、韧带、肌肉相互组合而成。产后,如果没有恢复好,就出现髋部很宽(假垮)、骨盆前倾、臀部肌肉下垂、腰骶部疼痛、耻骨疼痛、漏尿等很多问题。
一、那么,骨盆能被撑大吗?
1、骨头:骨头的大小是不会变的;
2、关节:组成骨盆的关节是能微微活动的,我们把它称为微动关节;
3、肌肉和韧带:是起到稳定骨盆作用的,在关节周围像绳索一样限制骨盆在一定范围内活动。
也就是说,骨盆不是被撑大的哦!
二、关节可以微活动,肌肉和韧带具有伸缩性,是真的吗?
正常情况下,肌肉在一定的范围内收缩可以变长变短,从而维持骨盆在相对正常的生理范围。如果因为在孕期部分肌肉的松弛变长后,未能够进行专业而系统的康复训练,就很难再恢复到正常功能。这叫肌肉断裂或者叫拉伤,想想就很疼有没有。韧带就像一根弹力带,拉松了就很难自我修复,很难收紧得如之前一样了。
三、剖腹产才有韧带和肌肉的松弛和损伤,而顺产的产妇就没有这种现象?
当然不是啦!两种分娩方式都是会出现肌肉和韧带松弛。
四、在什么情况下,骨盆周围的韧带和肌肉更容易松弛呢?
有分娩经历和高龄产妇,骨盆的韧带都会越松。
五、韧带松弛后,还会引起那些问题呢?
1、耻骨联合:孕期因为松弛素的原因以及缺乏运动,引起身体两侧的肌力不平衡导致耻骨联合分离或错位。当两边耻骨分的太开了,超过1cm,这种情况就叫耻骨联合分离,出现耻骨联合区域疼痛。
2、骶尾关节:这些关节中骶尾关节活动度最大,分娩时可后移2cm,随着胎儿娩出迅速弹回,如果修复较差就出现骶尾骨疼痛。
3、骶髂关节:骶髂关节是个微动滑膜关节,骶骨关节软骨厚2-3mm,髂骨关节软骨厚0.6-1mm,当这个关节出现稍微错位,分离,在我们身上都会表现得腰骶部疼,
4、骨盆倾斜、骨盆前后倾斜:出现长短腿和脊柱侧弯、高低肩等颈腰椎疾病。
注意了!!!产后臀部宽大往往是臀大肌、臀中肌长期不锻炼引起下垂,股骨和骨盆外扩形成的!
六、出现这种情况,我们该怎么办?
1.中医正骨 骨盆手法复位
2.电疗刺激
3. 康复训练
4.简易凯格尔训练
找到盆底肌(排尿时,控制尿—收—尿—收的肌肉)
练习:收紧2-3秒,放松2-3秒,收紧、放松为一次,重复20-100次。
5.骨盆卷动
预备:
屈膝平躺,两腿分开,与髋同宽,脚尖抬起,双手平放在腹部上。
动作:
深吸气,腹部鼓起,同时凯格尔做尿—收—尿—收中“尿”的动作。
呼气轻轻发出“呵”的声音,收紧腹部压出气体,手可以感觉到腹肌收缩的感觉,同时做凯格尔运动的“尿--收--尿--收”中的“收”。这时骨盆会在腹部肌肉的牵拉下做运动。
6、臀桥
预备:
平躺,双腿屈膝90度,两脚与髋同宽,脚尖抬起,两手平放在身体两侧。
动作:
吸气,肚子鼓起,做“尿”,呼气,做“收”。腹部肌群收紧压缩腹部、骨盆向后卷动、臀部发力让臀部先离开平面、脊柱逐节离开地面直至胸椎。
7、深蹲
预备:
身体站立,双脚分开与肩同宽,双手掐腰/自然下垂,肩膀放松,眼睛目视前方。
动作:
吸气,屈髋屈膝下蹲,双手先前平举,膝盖尽量不超过脚尖,上半身的倾斜尽量与小腿平行,下蹲时要放松盆底肌。
呼气,身体起立回到预备姿势,当完全站立后一定要记得做凯格尔的“收”的动作,同时记得收腹收臀。
8、侧向深蹲
预备:
身体站立,双脚并拢站好,肩膀放松,双手自然垂直向下,眼睛目视前方。
动作:
左侧腿先开始动作,左腿向身体左侧滑一步,右腿处于伸直状态,身体重心移动到左腿。
同时左腿屈膝屈髋下蹲,下蹲时膝盖不超过脚尖,身体不要过分前倾,尽量保持与小腿平行,同时双手抱于胸前,下蹲时吸气,做凯格尔运动中的“尿”(即放松盆底肌)。
注意!!!!
1、运动前先排尿,减轻运动膀胱的负荷。
2、练习中防止憋气现象,即吸气时排“尿”,呼气“收”住。
3、避免过量练习,结合自身能力进行。
4、联系如有不适应停止训练。
5、练习后腹部或者盆腔底部酸痛,适当休息即可缓解。